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动态 » 中国智能建筑的前景--云计算
中国智能建筑的前景--云计算
1984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化建筑——“都市办公大楼”(CityPlaceBuilding)拔地而起。如果说当年的洛杉矶奥运烽火传递着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那么东海岸的那座大楼可谓是开启了建筑业新一轮奥林匹克竞赛——“智能化建筑浪潮”。经过近30年的风起云涌、潮起潮落,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融合,智能建筑已经从当初的单一数字化建筑走向了基于传感器和分布式计算的社区化建筑。随着智能化在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的普及,集合众多智能建筑的智能社区也随之出现。
随着人们对社区功能化要求的提高和海量信息的覆盖,计算机网络化的智能社区已经难以满足社区远程控制和信息处理的需求。但是,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出现为满足这些需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未来的社区同样会将宽带网络视为“必需品”,但更为重要的是,未来社区将会被“云物”缭绕,或者说,“云物”无处不在。目前,我国云计算和物联网行业均处在高速增长期,从2010年到2015年,中国云计算市场和物联网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分别达40%和30%。
欧美国家的云计算和物联网正在智能社区中快速普及应用,而中国在这一领域还处在概念设计阶段,主要原因是欧美国家在云计算和物联网的技术应用方面的确要领先一步。在云计算应用方面,目前国内主要集中在IaaS阶段,也就是硬件虚拟化阶段,而国外先进的云计算普遍处于PaaS和SaaS应用阶段,即通过云计算产生服务价值的阶段。正是由于技术应用的不同,导致了智能社区发展方向的不同。我国目前的智能社区更多偏向于智能建筑单体中智能化的应用,而欧美的智能社区则更加强调在网络状态下智能社区整体功能的显现。因此,欧美智能社区更依赖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对整体社区功能的贡献。
在传统互联网智能社区里,高速无线网络已经满足了海量信息传输的要求,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信息化给家庭生活以及办公带来的便利。但是,如何利用这些信息产生实际效益却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无法实现的。在物联网传感器的支持下,我们可以通过身边的无线终端设备对家里的任何家电进行控制。同样,云计算也为智能社区的信息处理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在云计算的支撑下,信息处理技术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按照需求提炼出最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当主妇们接送孩子上学时,通过云计算的处理,她们能够通过身边的数字终端设备获得最佳交通路线图;在家庭生活计划方面,她们可以在云计算的基础上得知整个家庭生活用品的消耗情况,进而通过网购获取各种生活用品。
在“云物”缭绕的未来智能社区里,每一栋智能化的建筑都处在基于互联网的“云物”包围中,使得社区里的人们从对信息的掌握变成了对于信息的有效利用,信息能够对社区的电力设备、医疗机构、办公机构、学校、生活娱乐设施等产生直接影响。
随着智慧城市在我国的发展,天津市已经被国际智能社区论坛评为最具有潜力的中国智能社区城市。据统计,我国的智能建筑集成系统市场规模已经从2005年的201亿元跃升至2012年的1223亿元,预计到2015年将接近3000亿元。可以预见,我国未来在智能建筑和智能社区方面将会有长足的发展,随着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与智能建筑的不断融合,“云物”型智能社区的比例会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