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页

绘好用好智慧城市“民生地图”

绘好用好智慧城市“民生地图”

汛期到来,不少城市面临部分路段、点位内涝压力与风险,城市“看海”、车辆被淹等现象曾屡见不鲜。近期,北京、宁波等多地推出“积水地图”,将积水实时数据与地图导航相结合,实时显示城区低洼路段、下穿立交等区域的积水信息,直观展示可能发生内涝风险的点位分布,并提示相应避险措施,受到群众好评。

xq.JPG

近年来,诸如“蚊子地图”“噪声地图”“积水地图”等细化的民生类信息服务,成为智慧城市的生动注脚。智慧城市不仅有效缓解“城市病”、改善民生福祉,还显著推进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如今,市民对公共服务便捷度和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大到城市建设、教育、医疗,小到车位够不够、公交站远不远、买菜方不方便,智慧城市都能“大显身手”。以细化的民生服务措施,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有“智慧”而且有“温度”。

xqdt.JPG

细微之处更见“智慧”。智慧城市建设像一条纽带,一头连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另一头连着城市管理和居民需求。既要从大处着眼,构建城市管理的“智慧大脑”,也要从小处落脚,切实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既要体现“智慧大脑”的“智商”,也要彰显“中枢神经”的“情商”。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不断丰富治理方式,努力打造“管用、爱用、好用”的数字化应用场景,给群众带来更便捷、更舒适、更幸福的智能服务。另一方面,精准定位群众生产生活难点、堵点,将智慧建设渗入衣食住行等细微之处,以技术手段帮助他们解决烦心小事,实打实筑牢民生“里子”。

zhcs.JPG

数据开放激发活力。各类民生地图也是公共数据开放的最好示范。民生地图显示的种种信息,以往都掌握在相关部门手中,往往“放而不用”“用而不宣”,没起到应有作用。不断推动公共数据开放,找到开放的最好形式、达到开放的最佳效果,民生地图值得借鉴。目前,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推动,通过网络享受便捷政务服务的群众越来越多,但“数据壁垒”“信息孤岛”等问题依然存在。切实解决群众办事繁难困扰,就要进一步推动公共数据开放,打通数据融合“经脉”,实现数据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有序流动,通过“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不仅有效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便利度,还可以保证公共资源的“精准投放”,切实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实现“进一张网办全部事”。

zhjt.JPG

地图是工具,服务是目的。有了技术,并不意味着实现智慧城市的目标,还要看管理与服务是否跟上技术变革的步伐。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用户使用数字技术逐渐成为习惯,倒逼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不仅做服务提供者,还是需求回应者。职能部门应以提升服务能力为目标,在服务供给方面力求便民,依靠技术优势和整体设计,重塑服务流程,提升办事效率。比如,不妨通过“积水地图”完善快速响应机制,针对性地对积水路段进行综合改造,根治积水顽疾。考虑城市生活复杂性,坚持智能创新与传统服务相结合,把个性化、精细化的人工服务延伸至技术触角到达不了的地方,帮助特殊群体跨过数字鸿沟,让不同个体都能享受到均等服务,从而绘好用好智慧城市“民生地图”。(徐海)

关于我们

协同互联(北京)软件有限公司

协同互联(北京)软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册实缴资金3000万元,公司自主研发IBMS集成平台,IOT物联网集成平台、数据中台数据集成与治理平台、数据中台数据仓库构建与管理软件、三维可视化渲染与优化平台、数字孪生建模平台、三维可视化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平台,拥有从设备集成子系统集成到运维管理到三维可视化数据孪生全栈产品体系.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4000-180-766


返回顶部